1/3

新闻中心 / 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公司新闻

详细内容/ Welcome to our website

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措施

发布日期:2025-10-31 17:07:04  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

  钢结构因其强度高、自重轻、施工周期短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,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。然而,其质量受材料、加工、安装及维护等多环节影响,若控制不当,易引发质量问题,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。本文系统梳理钢结构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成因,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。

  一、材料与加工环节的质量问题及防治
  原材料质量不达标
  · 问题分析:钢材力学性能(如屈服强度)不合格、表面存在裂纹或夹杂物,焊接材料型号不符设计要求。进场检验疏漏可能导致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。
  · 防治措施:
  严格供应商评审,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厂家。
  强化进场验收,核查质量证明文件,并对关键材料(如高强度螺栓)进行抽样复验。
  规范仓储管理,按规格分类堆放,防止锈蚀和变形。
  构件加工偏差与焊接缺陷
  · 问题分析:下料尺寸错误、切割边缘凹陷;焊接时易出现气孔、夹渣、咬边等问题,或因焊工操作不当导致焊缝不饱满。
  · 防治措施:
  采用精密设备下料,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报告(WPS),控制电流、电压等参数。
  焊工须持证上岗,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(如超声波探伤)。
  优化焊接顺序,使用反变形工艺减少残余应力。

  二、安装施工环节的质量问题及防治
  基础与支承面偏差
  · 问题分析:地脚螺栓定位不准、标高超差,或柱脚垫块未垫平,导致柱身垂直度不达标。
  · 防治措施:
  安装前复核基础轴线与标高,采用灌浆料调整超差部位。
  钢柱安装后及时封闭柱脚,并二次灌浆密实。
  构件安装错位与临时支撑不足
  · 问题分析:吊装顺序不合理,导致框架失稳;临时支撑刚度不足,引起构件变形。
  · 防治措施:
  制定专项吊装方案,遵循“由中间向四周”的安装顺序。
  设置足够刚度的临时支撑,并验算其承载力。

  三、连接节点的质量问题及防治
  高强度螺栓连接缺陷
  · 问题分析:
扭矩不足或超拧、摩擦面未处理(有油污或锈蚀),导致抗滑移系数不达标。
  · 防治措施:
  定期校准扭矩扳手,按初拧、复拧、终拧顺序施工。
  连接面需喷砂处理,禁止强行敲打螺栓穿入。
  现场焊接节点缺陷
  · 问题分析:高空作业环境恶劣(如大风),易出现未焊透、裂纹。
  · 防治措施:
  搭设防风棚,清理坡口杂物。
  重要焊缝实行旁站监督,并进行无损检测。

  四、涂装与防腐问题及防治
  · 问题分析:除锈等级不足(如未达Sa2.5级),漆膜厚度不均,导致早期返锈;节点部位构造复杂,漏涂现象普遍。
  · 防治措施:
  采用抛丸或冲砂除锈,确保表面粗糙度。
  按设计分层喷涂,阴角处用高压无气喷涂补涂。
  定期检查涂层附着力,沿海地区选用耐腐蚀涂料。

  结论:钢结构质量问题的防治需贯穿设计、加工、安装全过程:
  · 设计阶段:明确材料等级、节点构造与涂装要求。
  · 施工阶段:强化工艺控制(如焊接与螺栓紧固),完善现场监测。
  · 管理措施:建立质量管理体系,加强人员培训与工序交接检验。 通过系统性预控,可显著提升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上一篇:钢结构链条的核心环节:材料选择、构件设计与连接
下一篇:没有了